内蒙古:以“水”为笔绘生态宜居画卷
4000余条河流奔流不息,6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,辽阔的内蒙古大地,在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。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年来,水利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、各族人民生活改善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内蒙古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按照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新时期治水思路,以“水”为笔绘出一幅幅“河畅、湖清、水净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生态宜居画卷。
黄河内蒙古段蜿蜒830公里,在黄河“几”字弯处,十大孔兑(孔兑,蒙古语,意为山洪沟)穿透库布其沙漠,直通入黄,黄河泥沙的约十分之一即来源于此。今年55岁的内蒙古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河洛图村村民苗侯玉回忆,过去这里是“山是和尚头,有沟没水流”,一场大雨就能引发山洪。数据显示,20世纪50年代以来,十大孔兑携带的泥沙曾8次堵塞黄河,凌汛期河水出岸更时常发生,沿线群众安全受到威胁。
黄河治理,根子在流域。当地总结出了“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、山坡退耕种草披袍子、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、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”等综合治理模式,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如今,十大孔兑区域上中游水土流失面积由1995年的8223平方公里降至目前的4500平方公里。“你看这淤地坝下,之前都是沟沟壑壑,现在都能种粮食。”与过去相比,苗侯玉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内蒙古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08.86万公顷,水土流失实现了面积由增到减、强度由重到轻的历史性转变。
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斯琴毕力格表示,自治区成立初期,就把水利建设作为奠定经济社会发展、保障百姓安全、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来抓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通过完善水库、河道及堤防、蓄滞洪区、抗旱应急等工程手段,以及健全水文监测站网和预报预警体系、山洪灾害防御体系以及水工程调度等非工程措施,全区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、受灾人口、受灾面积分别比“十二五”减少63.2%、42.8%、44.9%,洪涝和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分别降低到0.6%、0.8%。
近年来,内蒙古着力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,河湖“外在颜值”和“内在气质”逐步提升。过去5年,呼伦湖水域面积逐年提高,湿地生态逐步恢复,生物多样性不断改善;岱海面积萎缩趋势放缓,水质也在好转,湖中鱼类等生物增多;察汗淖尔治理工作也全面推开,周边区域地下水位逐渐回升。
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作事关民生福祉。自治区成立初期,农牧民饮水以筒井、大口井等分散式供水工程为主,供水设施简陋,水质易受污染,存在严重安全隐患。
自治区成立后,历届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保障工作,大力解决农村牧区饮水问题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内蒙古已建立起较完整的农村牧区供水体系。截至2021年底,全区共建成农村牧区集中式供水工程2.2万处,分散式供水工程46.2万处,可以服务1240.43万农村牧区人口,其中建成千人以上供水工程1761处,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服务人口占比达到50%,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,全区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达到83.6%,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9.5%,农村牧区供水可靠性、稳定性、安全性明显增强。
斯琴毕力格介绍说,如今,内蒙古水利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,不断取得突破。“十四五”开局至今,内蒙古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,完成了全区27条跨盟市河流水量分配,基本实现全区农业用水计量全覆盖;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约211亿立方米以内,万元GDP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较2015年下降20%;建成约3000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,年可节约用水近30亿立方米;今年1月1日起,《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条例》正式施行,标志着内蒙古迈入地下水依法严格管理的新阶段。
记者还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了解到,多年来在中央加大水利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,内蒙古水利投资规模稳步增长、投资来源不断拓宽。相继建成红山水库、绰勒水库、三盛公水利枢纽、河套灌区以及察尔森灌区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工程,目前全区水库达到505座,总库容108亿立方米,充分发挥了防洪、灌溉、供水、发电、养殖、生态等综合效益,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