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“转位”中国首创
央视网消息:梦天实验舱整个的转位过程分成5个阶段,包括转位准备、两舱分离、舱体转位、侧向捕获以及转位后的状态恢复。此次实施的转位任务,是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转位至侧向对接口,空间站在太空里可以说是要完成一套复杂的“变形”。
在转位任务开始前,梦天实验舱位于核心舱的前项对接口,此时整个空间站是一个偏“T”字构型。要进行转位的话,首先要调整整个空间站的姿态,让它立起来,近乎垂直于地球的方向。
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设计师罗超:整个舱体就是由水平倒飞姿态变成竖起来的重力梯度姿态,具体的就是核心舱头冲上,顶着梦天舱朝上,货运飞船在底下,整个飞行方向是朝着前边,推着问天实验舱在飞,这么一个飞行姿态。
(资料图片)
在完成这几个动作之后,梦天实验舱的转位就要正式开始了。在此之前,控制人员还要关闭所有的姿态控制系统,让空间站完全处于一个自然稳定的状态。
接下来,梦天实验舱上的转位机构就将开始工作,将梦天实验舱缓缓转向核心舱的侧向对接口完成转位,形成“T”字构型。随后,整个空间站还要继续调整姿态,恢复水平飞行状态。
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设计师罗超:这时候两个实验舱在飞行方向上,核心舱在下边,在这个姿态下我们开始姿态起控,直接把它起控到后向飞行,也就是货运飞船在前,这是核心舱,两边是实验舱,底下是神舟十四号飞船,这样一个状态下水平飞行。
中国首创 梦天舱采用平面转位方式
本次转位任务采用的平面转位方式,是通过转位机构将问天实验舱从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,转90度到核心舱的侧向对接口。实现了在转位前后,梦天实验舱对天、对地的方向保持不变,这样就能够使舱上安装的设备可以发挥最大作用。
在此之前,问天实验舱也同样进采用了平面转位的方式,经过这两次任务,对平面转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和考核。
曾经和平号空间站在进行舱体转位任务时,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滚转的方式。利用舱体的翻转来实现位置改变,经过研究,科研人员发现平面转位方式更加适合中国空间站。
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设计师罗超:滚转式的转位,形象来说就是被转舱体的转动完成后,舱体整个对天对地面变了。我们当时就提出,也算一个创新,提出了平面转位的方案。其实是不绕自身旋转,相当于是一个转动加一个平动过来的,整个舱相当于是在平面内转了一个90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