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岁男孩休学专打游戏第6天回归网课:这位家长 你可能正在霸凌你的孩子
近日,湖北武汉,一名读三年级的小男孩,沉迷游戏要求“休学”。父母的一波“反向教育”,让很多网友叫好。
父母将计就计,和老师商讨后同意男孩“休学”,“休学”期间为其制定严格的“玩游戏计划”,每天要玩够16个小时的游戏,一日三餐定时吃,过时则不候,每天要制定KPI,中午晚上要对自己的游戏战绩复盘总结。
报道称,游戏计划进行的头三日,男孩崩溃了四次。
从结果看,“反向教育”可能达成了父母的目标:孩子体会到职业打游戏也不简单,选择重新回归学校。
但从教育方式本身看,却难掩其粗暴。直言不讳地说,这对父母的教育是一种“霸凌式”教育。这种教育方式不能被套用在每一个家庭上。因为极端的负面刺激有一个隐忧,即让孩子从此产生对游戏以及相关事物的恐惧。这种恐惧,可能将伴随孩子一生。
20世纪初,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做了一个“小阿尔伯特实验”也称为“毛绒实验”。
实验对象是10个月大的小艾伯特。华生首先让小阿尔伯特习惯触摸带毛的动物,两个月后,只要小艾伯特一摸带毛的动物,旁边就会出现巨大声响,小阿尔伯特立即被吓坏。这样反复多次后,小阿尔伯特的内心开始对带毛的物品产生恐惧,只要身边出现毛绒制品,就会恐惧到哭出声。有一种说法是,小阿尔伯特长大后,甚至拒绝穿着毛衣、呢子大衣等衣服。
该实验表明,直接而强有力的负面刺激,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。但是在父母的教育过程中,往往惯于对孩子采取“霸凌”的做法,粗暴而直接地断绝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或倾向。
孤证不立。前段时间,深圳一位母亲找到书店老板,怒斥这家书店在卖“毒品”给她的孩子,并且摔打店内的新书。还有父母发现孩子早恋,因为担心影响学习,直接“棒打鸳鸯”。
以上案例,在新闻报道、影视作品中都不鲜见。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走向正道,未必是成为人中龙凤,至少也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后,有能力创造稳定且美好的生活条件。因此,他们会从大人的角度,“帮助”孩子提前判断何为利,何为弊。
问题是,父母容易忽略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,拥有独立的意愿。他们一旦发现孩子不能迅速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以改造,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粗暴制止。反向教育玩游戏的孩子、禁止书店卖“闲书”给孩子,都是同一类行为。
有一句调侃是,上学不让恋爱,毕业开始催婚。这句话背后父母的行动动机都是为子女好,唯一的问题是,其中充满了精明的算计,用一种几乎不可辩驳的姿态,要求孩子步步都不能踏错,都要走在最理想的节点上。
这样的人生是正确的,但是孩子想要的吗?
一个犯错成本最低的年纪,被要求不准犯错;一个原本充满好奇与憧憬的年纪,被断绝了新鲜尝试的可能性;一个正在学习爱与被爱的年纪,被告诉“除了成绩都是浮云”。
这里并不是说应该对孩子的发展听之任之,而是需要合适的引导,看见他们的需求。忽视个体自主性的霸凌式教育,绝对不在此列。
新闻中的男孩,如果他从此厌恶游戏,他的人生或许并不会有亏损。但如果通过不断的负面教育、粗暴的拦截,让一个孩子失去天生的创造力,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,失去爱的能力,失去对世界的共情力,究竟谁才是戕害孩子未来的“毒品”原罪?
标签: 孩子沉迷游戏 反向教育 沉迷游戏要求休学 玩游戏计划